雷安防雷--讓您生活更安全!
地址:中國.南京市秦準區瑞金路21號.
聯系人:陳金春 13338608753
電話: 025-84304871
傳真: 025-84304870
官網:http://www.readwrite.cn
A: 去年深圳市防雷協會在北京、上海市防雷協會在上海分別成功舉辦了各自的防雷行業高峰論壇,今年是深圳、上海兩家防雷協會第一次合作主辦,同時邀請全國現有的協會共襄盛舉,在深圳羅湖區五星級酒店富臨大酒店舉辦“第二屆中國防雷行業發展與創新高峰論壇”。
本屆論壇與去年相比,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所改進完善:一是我們的內容會更加切合當前的實際,力爭讓來的每個企業家能全面了解防雷行業最前沿的技術、標準、管理、市場、資本、政策方面的資訊,同時也創造防雷企業交流、展示自己產品的機會。
這次論壇的主體參與者是防雷產業鏈條上的企業家、企業高管、各行業防雷專家,政府主管部門、各協會、行業關聯企業及協會、部門負責人。針對這些參與者,結合當前的防雷形勢,本次邀請的論壇嘉賓更注重廣泛性,不僅有氣象、建筑、通訊、化工、新能源等行業的知名防雷專家,還有商協會社會組織專家、行業分析及資本專家、政府政策部門領導等,我們都有邀請參加,比如我們邀請了IEC SC37A委員會主席阿蘭(Alain Rousseau)、中國氣象科學研究張義軍教授、中國建筑學會雷電防護學術委員會孫蘭總工、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熊江副總工、中國石化集團安全工程研究院主任劉全楨、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SC37A/AHG9工作組負責人周歧斌博士、深圳華森建筑董事/深圳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會長張大明、中興通訊雷新高工等。此外,我們還特別邀請了中國商協會理論第一人,廣東省政協常委、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常務副會長、“中國民營經濟十大風云人物”、“廣東十大經濟風云人物組織創新獎”王理宗會長為協會辦會及發展指點迷津。
Q: 論壇的主題代表了大會的中心思想。請您詮釋一下本屆高峰論壇的主題“新防雷,大安全”。
A: 今年論壇的主題是“新防雷,大安全”。我們論壇籌委會至少討論了三次才定下這個主題,感覺這個主題能切合當下的形勢。
“新防雷”著重于“新”字,目前的防雷市場,政府的管理需要創新,企業的發展需要創新,行業從業者的思維需要創新,只有創新才能將防雷這個事情干好,所以就用了“新防雷”三個字。“大安全”著重于“大”字,防雷行業屬于很重要的安全領域,涉及面廣,幾乎各行各業都涉及到,所以這個“大”指涉及面廣,客戶范圍廣;其次《國發〔2016〕39號》文發布后,優化建設工程防雷許可,由原來的集中管理變成現在的分散管理,主管部門多了、范圍大了;取消氣象部門對防雷專業工程設計、施工單位資質許可,放開防雷檢測市場,從業者范圍擴大了;還有,這個“大”,指安全責任大,防雷市場總量不算大,但安全責任大,很多重大安全事故都是雷電引起的,所以責任重大。總之,我們覺得“新防雷”都與這個“大”有關。
Q: 從目前籌備工作反饋的信息看,業界對本屆論壇的反映怎樣?各級政府部門的態度如何?
A: 去年北京、上海兩個論壇的參與人數均超過300人,得到與會人員的積極肯定。正是有著良好的基礎,業界對本次論壇反應都很積極,根據目前報名情況預計將會有300人以上人員參加,已經有多家企業對本界論壇提供了贊助,基本敲定了5家金牌贊助商及近10家銀牌贊助商。
同時,本屆論壇也取得相關政府部門的積極支持,中國氣象局、廣東省氣象局、深圳市氣象局領導對本次論壇都十分重視,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、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、也對本次論壇進行了大力支持。
Q: 去年的論壇上,轉型升級、智能防雷、防雷檢測等成為關注的熱點,您也在不同場合對防雷行業的“轉型升級”做了深刻分析和探討。時隔一年,您對于當前防雷行業的現狀有何看法?
A: 隨著國務院《關于優化建設工程防雷許可的決定》國發[2016]39號文的進一步推進實施,防雷行業將進入市場化的競爭狀態。規模小的、同質化的企業會越來越艱難,雷電防護行業集中度將會越來越高。這不僅防雷行業是這樣,其他行業也是如此,這是政府根據經濟新常態進行供給側改革帶來的必然結果。所以,各防雷企業要轉換舊思維,利用新經濟,抓住新機遇,創新發展。
目前,雷電防護行業正由快速發展的階段進入成熟發展階段,由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,在存量市場的競爭狀態中,品牌將顯得越來越重要。這個時候我們每個企業家不要再將心思過多地耗費在搞各種關系上,而應將精力花在技術創新、產品質量上,客戶最終看中的是你公司品牌、產品品牌。
我希望各位企業家對企業、產品、市場、銷售進行細分定位,加強企業及產品的品牌宣傳。
供給側改革的結果一定是品牌的世界,防雷行業也不例外。
Q: 高峰論壇是代表一個行業集體發聲的重要渠道。除了行業形勢分析、政策解讀、創新技術、未來趨勢、成果分享、社團組織等主題交流外,是不是也希望向政府部門表達一些訴求呢?
A: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。各地政府現在出臺一些政策也都會事先征求民意,只是民意能不能采納,可能受各方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的影響,這個時候行業協會就要發揮作用了。本次高峰論壇我們會安排一些對話環節,提問環節、調研環節,探討大家關心的問題及解決辦法。我想,行業協會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,會針對這些問題與相關政府部門進行溝通。峰會也會借助各種媒體渠道,通過發表一些專家觀點、論文等,從更廣泛的輿論層面探討如何真正將防雷行業搞好。
政府部門要做的是制定游戲規則,玩游戲沒有規則就會亂。現在防雷行業尚處于過渡時期,有些游戲規則還還不明確,市場有點亂,不像以前那樣“規范”。《國發〔2016〕39號》文件只是一個大方向、大框架,沒有具體明確的游戲規則。
《國發〔2016〕39號》明確:建設工程防雷許可具體范圍劃分,由中國氣象局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中央編辦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環境保護部、交通運輸部、水利部、國務院法制辦、國家能源局、國家鐵路局、中國民航局等部門研究確定并落實責任,及時向社會公布,2016年底前完成相關交接工作。相關部門要按程序修改《氣象災害防御條例》,對涉及的部門規章等進行清理修訂。國務院辦公廳適時組織督查,督促各部門、各地區在規定時限內落實改革要求。我想從產品、工程到檢測驗收,陸續都會有明確的游戲規則公布,只是時間有點緊了。
對行業健康發展而言,我們對政府的訴求就是:制定各方相對公平的游戲規則,而且要抓緊制定,不能錯失良機。市場化不是沒有規則,而是更加講究規則。
Q: 您既是深圳防雷協會的會長,同時也是防雷企業的經營管理者,從這個角度出發,您認為本屆論壇對從業者有什么重要意義?
A: 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本行業的高峰論壇,這對推動整個行業發展非常重要,行業高峰論壇及行業展覽會是一個行業現狀的晴雨表、前進的指南針。毫無疑問,本屆論壇同樣對防雷從業者具有重要意義。當前國內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階段,我們有責任為推進防雷行業的進步、提高行業在當今經濟體中的地位和作用、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突破出謀劃策、為助力防雷企業實現產業升級做出應有的貢獻。本屆論壇匯聚了優秀防雷企業、檢測企業、設計院、各行業防雷用戶、科研機構、社會組織等企事業單位,旨在推動防雷產業鏈上下游的信息技術交流與合作,打造一個助力防雷企業實現創新驅動,產業升級的行業盛會。
我們將本屆高峰論壇的意義歸納為六個方面:
1、凝聚全國雷電防護重點企業,打造行業高地;
2、引智國際國內權威專家,推動技術創新進步;
3、剖析行業政策,研判雷電防護市場發展趨勢;
4、構建供需對接平臺,助力雷電防護企業轉型升級;
5、打造中國雷電防護高端品牌企業;
6、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保駕護航。